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務研究 >> 專業委員會 >> 鄉村振興專業委員會 >> 專業論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農村農業法律業務的影響

    日期:2020-11-20     作者:崔嵬(農村與農業法律業務研究委員會、上海致格律師事務所)、馬金鳳(農村與農業法律業務研究委員會、上海致格律師事務所)

       民法典對于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實現農業發展、農村穩定、農民增收的戰略目標,對于開拓農村農業法律業務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民法典明確賦予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特別法人”的主體地位。民法典第96、99、100條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人、城鎮農村的合作經濟組織法人為特別法人,依法取得法人資格。擁有法人資格的法人可以享有獨立的民事權利,獨立參與商業和法律事務,可以此形式發展城市資本和農村土地相結合的農村股份合作制企業,為盤活農村集體資產提供高效合法的組織形式。眾所周知,我國農村之所以經濟乏力,除了城鄉經濟差距外,往往是村民委員會一言堂,缺乏獨立運轉、獨立承擔責任和享受收益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無權利者無義務、無權利者無責任。如果意圖將農村農業的法定權利行使好、維護好、主體明確是前提。以民法典為契機,應當參照《公司法》等成熟的法律規定,將特別法人的類型;設立、變更、注銷等方法和程序予以明確,使得特別法人可以盡快與商業、訴訟等程序接軌。該制度一旦成熟,必將帶來農村農業法律市場的爆發。

       其次,民法典明確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具體規定了農村集體所有動產和不動產的范圍(260條)、集體出資權(268條)、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等。其中,土地承包制度落實了土地所有權、土地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的要求,在繼續保留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上設置了“土地經營權”,并且在第334條、339條明確了土地承包經營人有權將土地承包權互換、轉讓,可以自主決定依法采取出租、入股或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轉土地經營權,為土地經營權市場化提供了法理基礎,有利于農民盤活土地經營權資產,獲得利益的最大化,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使得農民可以共享國家經濟發展的成果。此外,民法典將土地經營權由債權性質修改為物權性質,掃清土地經營權融資的障礙,農民既可以行使土地經營權,又可以抵押貸款融資。對農村農業法律市場而言,一旦土地承包經營權流傳成為常態,必將帶來流轉市場的蓬勃發展。專業律師可以幫助農村集體經濟厘清法律關系,保護其經營權流轉的合法性,這將是法律服務市場的藍海。

       再次,民法典賦予農村集體成員的知情權、決策權和撤銷權,有利于集體資產運營的公開化、合法化,避免農村集體資產暗箱操作、侵害農民的利益。民法典規定了集體財產的公議制(261條)、集體成員的知情權和對相關資料的查閱、復制權(264條)、對侵害集體成員的決定申請撤銷權(265條)。有民法典為依據,農民有權監督村民委員會和其他經濟組織的決策,特別是對于集體資產的處分。這些源于《公司法》的知情權制度,是保護農民和集體資產的武器,也是農村農業法律的新范疇。當然,這些制度比較原則,需要專業律師幫助集體經濟成員設計維權方案,這也是農業農村專業律師的價值所在。

       最后,民法典規定了綠色農村。也即保護農村環境和生態,在侵權責任編規定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責任”,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責任承擔、責任程度更嚴格,可操作性也更強。1232條規定了故意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懲罰性賠償。1234條規定了生態修復責任以及替代修復的費用賠償。1235條規定了生態環境損害的賠償損失的類型,包括功能喪失導致的損失、永久性損害造成的損失、調查和鑒定費用、清除污染和修復生態費用、以及其他合理損失。農村一直是環境污染的重災區,大部分的高污染案件均發生在農村區域,嚴重危害了農民的人身健康和環境整潔,進而侵害了農民的財產權利。有民法典為依據,農村農業律師可以大量地挖掘環境污染案件,比如污染企業的治理、土地污染的修復、漁業污染的索賠等,幫助農民進行維權,并提出較高的懲罰性賠償,甚至是律師費賠償。既可以幫助農民維權、保護農村的環境,又可以開拓農村農業法律業務,提高農民和辦案律師的積極性,得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綜上所述,我國三農問題相對滯后,經濟相對落后、制度規劃化不足、公共服務較欠缺、空巢化老齡化嚴重,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低于城市水平。民法典在制度化角度保護農民的知情權、決策權、財產權等,但是因客觀原因,需要大量地專業人員的輔助,特別是法律方面的專業幫助。這對于律師而言,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市場開拓的良機。希望農業研究的法律人士順勢而為,能夠開拓出農村農業法律服務的廣闊市場,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