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高清成人免费视频,日日碰日日摸,国产精品夜间视频香蕉,免费观看在线黄色网,国产成人97精品免费看片,综合色在线视频

申請實習證 兩公律師轉社會律師申請 注銷人員證明申請入口 結業人員實習鑒定表申請入口 網上投稿 《上海律師》 ENGLISH
當前位置: 首頁 >> 業務研究 >> 專業論文

WTO第十二次部長會議的意義

    日期:2022-12-28     作者:樊坤(國際貿易業務研究委員會,上海申倫律師事務所)

WTO最高權力機構是部長會議,多年來部長會議都沒什么成果,2022年6月的部長會議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令人意外地結出了幾個很有價值的成果,這些成果將對未來的國際貿易產生影響,值得分析。

 

歷史回顧

WTO制訂規則需要所有成員國一致同意,所以不容易實現。自1995年WTO成立以來,使用的規則大多是關貿總協定時代的產物,只有2013年12月在印尼達成的巴厘一攬子協定是新內容,其中有廣泛影響的只有簡化海關及口岸通關程序,針對進出口程序,不針對經濟活動本身。巴厘一攬子協議的其余內容,如促進最不發達國家參與服務貿易等內容,影響范圍都很小。

其后九年,WTO越來越沒有活力,各國紛紛尋求其他雙邊或區域性貿易協議,以至于2019年WTO上訴機構停擺。自關貿總協定時代,各國都選擇比較隱蔽的貿易保護措施,最常用的是技術壁壘(technical barrier),技術壁壘包括涉及人和動植物健康的SPS協議,以及其他技術事項的TBT協議。下圖來自WTO出版的非關稅措施指導文件,根據2010年數據,對國際貿易產生阻礙的非關稅措施中,發達國家74.4%是技術措施,發展中國家49.4%是技術措施,技術性措施TBT/SPS占壓倒性地位。

近年來各國越來越明目張膽的使用貿易保護措施,比如中美貿易戰,就直接用關稅手段,俄烏戰爭發生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石油出口實行配額制度,俄羅斯則單方改變貨幣結算單位,要求用盧布結算,越南和印度禁止大米等主糧出口。WTO規則走向失效,各成員國越來越輕視WTO,甚至認為其已變得無關緊要(irrelevant)。

在這種背景下,多年部長會議都無果而終,2022年第12次部長會議(WTO MC12)談出了成果,被業界認為是個奇跡。

 

第12次部長會議的成果

1.1  擱置某些議題

本次部長會議對難以達成共識的事項,采取擱置方式。比如協商新的農業協定時,就糧食安全有關的糧食囤積問題,有的國家認為囤積是必須的,有的認為不能囤積,有的國家認為不能禁止糧食出口,有的國家認為禁止糧食出口是必要的。各方分歧很大,部長會議承認農產品貿易問題極為重要,但目前只能擱置該議題。還有些國家,因為俄烏戰爭,拒絕與俄羅斯代表會談,相關議題也采用擱置辦法。正因為沒有在爭議大的議題上浪費時間,原定6月12日到6月15日的會議,延期兩天,到6月17日結出豐碩成果,避免了代表們再次空手而歸的后果。會議的這種務實精神,在達成的協議上也有體現。

 

1.2  電子傳輸征稅問題

WTO各成員國在1998年確認電子傳輸不征關稅,但未定義什么是電子傳輸( “electronic transmissions” ),互聯網之前時代的電子傳輸也比較簡單,所以各成員國同意暫不征稅。當代跨境電子數據傳輸已無處不在,印度和南非等國家認為可以征稅,相關事務未定之前,在每兩年舉行一次的部長會議上,決定延遲兩年征稅,直到第12次部長會議。

電子傳輸征稅呼聲越演越烈,其背后有個理論依據-價值鏈(value chain)。傳統的國際貿易是對供應鏈(supply chain)征稅,實物的商品過海關時交稅,服務行業如旅游、金融也容易征收關稅,初期的軟件貿易也容易征稅,比如聯想電腦預裝windows操作系統,每份付微軟公司一些知識產權費。但現代的設備經常是硬件綁定了軟件,比如蘋果手機,整機在中國生產,操作系統由美國蘋果公司提供,手機上還能搭載數不清的應用軟件APP或者應用插件。中國出口整機會被征收關稅,但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就不用交稅,但這些電子傳輸的數據有很大的價值,甚至會超過硬件價值。所以很多國際貿易專家認為應該按價值鏈征稅。

WTO成立初衷是減少關稅,如果討論增加關稅,WTO就變性了。本次會議就是第12次部長會議,會議同意再推遲兩年,如果兩年后沒有達成共識,這個推遲征稅的決定自動失效。數字傳輸體量巨大,深入到當今世界的各個方面,一旦開征關稅,國際貿易就面目全非了。這個推遲兩年的決定只有寥寥數行字(全文見下圖),但意義重大,很多專家說它把WTO從死亡邊緣挽救回來了。但這個挽救是臨時性的,兩年后的第13次部長會議,這個危險將再次降臨。

1.1  漁業補貼協議:

這里的漁業僅指海洋捕撈漁業。這是WTO成立以來達成的第一個指導經濟活動的協議,相比之下,巴厘一攬子協議只涉及通關流程問題,所以這份漁業補貼協議意義重大。協議的內容是一系列紀律,限制各成員國政府補貼海洋捕撈行業,保護漁業資源,因為90%的海洋魚類正在被過度捕撈或已經被過度捕撈(overfishing or overfished)。協議簡要內容如下:

1.1.1  禁止補貼非法、無報告、無監管的捕撈活動 (i) subsidies contributing to IUU (illegal, unreported, and unregulated) fishing; 

1.1.2  禁止補貼過度捕撈的魚類(ii)subsidies regarding overfished stocks; 

1.1.3  禁止補貼在無監管公海海域的捕撈活動(iii) subsidies for fishing in underregulated high seas.。

這些是達成協議的部分,只涉及海洋捕撈的狹小范圍,未達成協議的部分在WTO繼續協商。如果其余部分達不成一致,已達成協議的這個狹小范圍的協議,也將自動作廢,因為漁業補貼協議有日落條款(Sunset Clause),規定在本協議生效后四年內,達不成綜合協議,則本協議自動作廢。艱難達成的小范圍協議,仍有得而復失的危險,WTO達成協議之難,由此可見一斑。所以WTO自身改革也是本次會議討論熱點,但達不成協議。

漁業補貼協議是WTO第一次就環保議題達成協議,有很多反對者都認為這違反WTO的職能,但環保議題已影響到人類可持續發展,WTO還是跨入這個領域。漁業補貼協議對中國是有重大影響的,因為業界有人認為中國對遠洋捕撈補貼最多,須要制約。

1.2  食品計劃下的采購

前文提過綜合性的農業協議無法達成,被擱置。但是世界糧食安全問題有特殊的重要性,所以糧食安全得到了深入討論,終于形成成果。一些糧食出口國自身也有饑餓風險,他們希望保持禁止糧食出口的權力得到尊重,但是世界糧食計劃署為救災購買糧食,只要找到賣家,都能購買而且有權運輸出國,任何國家政府不得阻撓。

這也是個狹小范圍的協議,中國是糧食進口大國,糧食國際貿易自由買賣對中國更有利,目前還沒實現。

 

1.3  關于疫苗的知識產權之棄權

本次部長會議是在新冠疫情有減緩但未退去的情況下召開的,為了讓全球人口接種新冠疫苗,為了對其他的疫情做好準備,都必須制訂貿易規則,既要保護人群健康也要保護醫藥行業的研發動力。

鑒于發展中國家大多沒有疫苗研發能力,也很少有生產能力。本次部長會議勸說有疫苗研發能力醫藥公司對發展中國家放棄知識產權,這個勸說最終成功了,中國為此做出了特殊的貢獻。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中唯一有疫苗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的國家,多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是全球最大國際貿易國家,占全球貿易總額比例達21.26%,一些國家認為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不應享有WTO給發展中國家的優惠。在這次部長會議上,中國主動表示不享受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放棄疫苗知識產權的利益。放棄這個利益是中國主動采取的,不是基于協議的約束,但這是中國第一次在發展中國家地位和利益上有所松動,被業界很多人認為有表征作用,也促成了關于疫苗的協議

 

為什么本屆部長會議能達成了協議

WTO有164個成員國,須要一致同意(consensus)才能達成協議。這次部長會議能達成協議有以下原因:

2.1  務實態度:本次部長會議汲取以前部長會議的教訓,發現議題爭議大,就及時擱置,尋求共同點繼續商談,達成狹窄議題的協議,比無果而終要好。

2.2  挽救WTO的努力:這次部長會議再拿不出成果,WTO就真面臨死亡了,尤其是電子傳輸征稅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均沒有共識,一旦開征,必然是一片混亂。為了防止出現這種亂局,各國認為還是有WTO比較好,有動力去挽救它。

2.3  其他區域性經濟組織乏善可陳:因為WTO越來越失效,各國更看重各種區域性經濟組織,希望在這些組織框架內發展國際貿易。實際效果差強人意,比如東南亞聯盟ASEAN,以及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聯盟EAEC,成員國之間的交易,明顯低于與非成員國的交易。相比之下,還是WTO能起點作用。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