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第三屆“網絡犯罪與社會安全高峰論壇”于7月14、15日在上海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上海防災安全策略研究中心攜手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市公安局網安總隊、上海八六三信息安全產業基地聯合主辦,上海市律師協會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研究委員會、上海市信息網絡安全管理協會及上海市司法鑒定協會等部門協辦,邀請了政府部門、司法界、產業界、學界和律師界等各行業的精英代表,無論從規模、層次還是從內容、深度等方面,都較前一次論壇更上一個臺階,受到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成為國內最有影響的網絡安全論壇之一。
上海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張學兵、市公安局局長朱達人,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陸衛東、上海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商建剛律師等在會上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論壇針對當下層出不窮的網絡犯罪現象,就如何維護網絡安全問題邀請了各界專業人士進行探討。論壇分為網絡社會安全、網絡欺詐與防范治理、網絡立法與反洗錢、網絡黑客與追蹤取證四個議題,內容涵蓋了2011中國網絡安全形勢、如何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查辦企業網絡犯罪的難點和相關建議、美國《網絡空間可信身份國家戰略》解讀等方面內容,既分析指出了我國在互聯網飛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表現形式,又提出了防范和治理網絡犯罪和維護互聯網安全的具體建議和措施。來自各行各業的演講嘉賓立足實際,放眼未來,結合自己的行業特征,現身說法,采用圖形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圖文并茂地為社會各界呈現了一場緊扣時代潮流的網絡安全視聽盛宴,對于打擊網絡犯罪、維護信息安全以及凈化網絡環境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海市副市長、公安局長張學兵首先發表重要講話,他將網絡安全問題上升到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明確政府的監管職責,并呼吁全社會人民加入到維護網絡安全的行列中來。
上海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商建剛律師,針對在維護網絡安全中起基礎性作用且被稱為當前互聯網應用領域爭議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否應該實行網絡實名制”,發表了題為“網絡空間可信身份國家戰略”的演講。商律師從域外視角對韓國實行的網絡實名制和美國的網絡空間可信身份系統進行了深入剖析,并借鑒韓國和美國成功的經驗,對中國是否應該實行以及如何實行網絡實名制提出了獨特而前沿的見解。他認為,為了維護網民的合法權益,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應該實習網絡實名制,但是這種實名制可以采取匿名形式并由用戶自由選擇,網民在后臺用實名進行登錄,但在發表意見時可以匿名,這樣一方面可以維護網絡安全,另一方面又可以保障用戶的言論表達權及隱私權。他指出,中國的網絡實名制應當借鑒韓國網絡實名制和美國可信身份生態系統的經驗,在遵循保護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的原則下,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安全可靠、兼容互通、經濟高效以及簡單易用的網絡實名制系統。商律師提出的觀點為將來有效開展網絡信息安全維護行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發表演講的嘉賓還有:
1、曹薊光(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我國互聯網發展的國際環境與國際互聯網治理;
2、馬志剛(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國外信息安全體制分析;
3、陳超(上海市公安局信息網絡安全保衛總隊總隊長):綜合施策 遏制網絡犯罪;
4、何艷敏(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地區檢察院副檢察長):查辦網絡犯罪的難點及相關建議;
5、胡傳平(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所長):eID的泛在化應用;
6、壽步(上海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委員會委員):非正常途徑制售網絡虛擬物――罪或非罪;
7、嚴則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EID項目負責人):eID與網絡社會治理;
8、金波(信息網絡安全公安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電子數據鑒定標準體系;
9、李建華(上海交通大學信息安全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網絡誠信體系建設若干問題思考;
10、劉亞東(上海市電子口岸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上海電子口岸平臺的安全防范建設與面臨的新挑戰;
11、王佶(上海天游軟件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積極應對網絡犯罪,加強虛擬財產保護;
12、石曉虹(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2011中國網絡安全形勢;
13、吳曉軍(重慶沙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互聯網應用的客戶端安全。
經過為期兩天的演講、探討以及思想交流,與會嘉賓形成了關于維護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上海共識》,并倡議大家自覺維護網絡安全環境。在此共識引導下,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上海防災安全策略中心、上海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研究委員會、上海交大信息網絡安全學院、大成律師事務所、天游軟件公司等單位共同擬定了《中國互聯網信息安全自律互助公約》并倡導有關單位共同簽署。該公約致力于凈化互聯網環境,維護互聯網秩序,建立互聯網公德,并設執行機構具體負責執行。公約將網絡信息安全的維護落到實處,具體規定了公約成員所享有的權利和義務,成員之間形成一種互助合作關系,共同致力于維護網絡信息安全。公約將本次論壇的思想和智慧付諸于實踐行動,令各行業在互聯網安全維護道路上朝前邁進了一大步。
(上海市律師協會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研究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