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市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研究委員會在市律協報告廳舉辦了“互聯網金融創新法律風險與防范”研討會。上海市法學會研究部主任陳冬滬、研究部副主任張志軍、編輯部副主任胡鵬,金融法研究會副會長宋一欣、秘書長李慧俊,1號店-紐海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法律顧問涂國慶,上海迅付科技有限公司(環迅支付)風險控制經理張吉等應邀出席。本次會議由市律協信息網絡與高新技術業務研究委員會主任商建剛律師主持,80多名律師參加。
會議圍繞“互聯網金融創新法律風險與防范”的話題展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金茂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韓正律師作主題發言,介紹英國電子金融(e-Finance)的基本原則。韓律師通過將電子金融與傳統金融做比較,讓與會人員了解了電子金融的概念,包含兩個方面的理解,一方面是傳統金融的電子市場,另一方面是電子貨幣的金融發展。接著,他介紹了英國1987年銀行法和1844年銀行條例,并重點介紹了現行的電子貨幣制度。現行電子支付制度主要目的在于保護消費者,除了監管之外,還需要電子簽名、電子支付等一系列制度的支持。最后,韓正律師提出了對電子金融的監管建議。
第二階段,商建剛律師作主題發言,介紹“互聯網金融創新法律風險與防范”。商律師分別從以下四個方面展開發言:一、互聯網金融概述;二、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三、網絡借貸平臺;四、股權投資平臺。在商律師的主題發言中,他介紹了近期互聯網金融的一些創新模式,如余額寶、P2P網絡借貸平臺、眾籌模式等。互聯網金融是隨著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信息科技,特別是移動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等發展產生的一個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第三種金融融資模式。互聯網金融這些年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有些模式在國外已經得到了有效的監管,但是在中國卻剛剛起步,尚缺少專門的法律和確定的監管部門規范秩序,監管運營,因而存在許多值得思考和討論的法律問題。
最后,與會律師與到場嘉賓展開討論,從各自的行業領域的角度發表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看法。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