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疫情對于旅游業影響巨大,旅游業也是國務院認定的因疫情影響的特殊困難行業。2023年是疫情后的第一年,旅游業恢復情況如何,與之相關的法律服務市場情況如何,本文稍做分析。
1、 旅行社業
旅行社是旅游業的傳統行業,2023年整體有所恢復,但恢復水平還不高。目前,出入境旅游一時難以恢復,國內旅游則量大質減,消費下降。部分市場主體因疫情消失或離開市場,新入主體較多,這與旅行社業門檻較低,現金流大的特征有關。新入主體有法律需求,但支付能力不足,尤其中小企業法律費用支付意識不強。
隨著業態恢復,合同、人傷等傳統法律糾紛數量增加,法律服務市場有所恢復。疫情后遺留問題、糾紛大幅增加,房屋租賃、勞動人事、承包糾紛、三角債等較多,法律需求也較強烈。
2、 郵輪
近十年,郵輪業發展迅速,各大郵輪公司基本進入中國市場,形成進一步細
分的分支法律服務市場。郵輪企業法務管理規范、支付能力較強,是比較優質的客戶。
疫情期間郵輪全行業停滯,業務嚴重收縮。但各公司仍看好中國市場,保持了基本支點。但成本壓縮導致法律服務市場相應縮減。2023年,外省市郵輪港口陸續復航,上海預計明年復航。大概率2024年郵輪市場會有一定復蘇。
3、 民宿
民宿曾經是投資熱點,形成美團、愛彼迎、攜程、飛豬四大頭部企業,都曾投入資金進行法律政策課題研究,政府部門也作為監管研究重點。疫情期間全行業停滯,部分頭部企業已離場或壓縮。2022年起,以北京為代表,政府層面界定城市民宿為短租房,以房屋租賃為主要管理視角。隨著管理角度變化,文旅要素弱化,城市民宿業發展存在限制,目前不再是投資熱點。
4、 房車
房車一度也成為投資熱點,國際三大車系全部進入中國市場,國內企業也蜂擁而入。作為業態有一定發展,但無法與郵輪業相比。受限于國內的土地政策,營地、車輛都有法律障礙,無法成為達到國外相同等級的巨大市場。
5、 研學旅游(親子游)
長期成為投資熱點,持續性較好,形成了一批高成長性的企業并取得成功,帶動了法律服務市場,值得關注。
6、 露營休閑
民間非常火爆,但基本限于設備銷售,服務業態不明顯,故只是一個業
態,尚未培育出專業企業。政府監管壓力較大,正在關注該領域并開展合規研究。
旅游業是創意產業,故該領域法律服務市場應當把握新業態,主動前瞻的開展法律政策研究,引領行業發展,可以取得較好的法律服務和社會公益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