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歲重陽今又重陽。10月28日,在98重陽節暨敬老日來臨之際,市律師協會召開了敬老座談會,邀請本市部分從事律師工作近20年的老律師參加會議,
在"娘家"暢談、回顧律師制度恢復以來的光輝歷程。市律協會長張凌出席了會議并在會上發言,他祝老律師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他說,在20年前,律師工作條件艱苦,收入不多,老律師們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其辛勤勞動為上海律師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礎。上海律師工作能有今天的成就,與老律師們多年的奉獻分不開。老律師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高尚情操等都值得
現在的年輕律師們學習。他要求老律師們寫一些回顧文章,通過個人的經歷來說明律師工作在國家法制建設中的重要作用。老律師們在座談會上爭相發言,深情地回顧了自己從事律師工作的艱難歷程和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有的老律師在五十年代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一旦恢復律師制度后,卻立即歸隊,真是歷經苦難,仍癡心不改;有的老律師在從事律師工作前,已年近半百,卻也毅然決然地放棄穩定的工作和較高的職務,去圓自己年輕時的夢;在恢復律師制度的初期,老律師們艱苦創業,辦公條件很差,幾個人合用一張辦公桌,為改善辦公條件,親自動手搬家達10余次;為節約時間,去法院閱卷時自備面包,被法官尊稱為"面包律師";為查清案件的一個細節乘公交車往返郊縣數次;在1983年嚴打時,頂住了某些錯誤思潮的影響,堅持履行律師的辯護職責。通過成功的辯護,歷經艱辛,終于使無罪的人免遭追究,避免了錯案冤案的發生,當時承辦律師的激動和喜悅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上海的第一起無罪辯護、第一家法律顧問單位、第一起涉外法律事務代理……多少個"第一"都出自在座的老律師之中.他們不計較個人得失,只為事實和法律負責的精神,贏得公檢法部門及當事人的贊譽。這些老律師是上海律師事業發展的見證人,他們與上海律師的輝煌同在。現在,老律師中的大部分人仍在律師崗位上辛勤工作,他們說,安度晚年不是我們的唯一追求,我們要老有所為。對目前社會上對律師的種種非議,老律師們感到很痛心,指出,現在雖然條件好了,收入增加了,但艱苦奮斗的傳統不能丟,敬業精神更要發揚,老律師有責任把好傳統好作風傳給青年律師,同時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要積極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
明年,是上海律師制度恢復重建二十周年,為此,律師工作小組負責人張中在會上布置了撰寫回顧文章的具體要求,可從以下方面著手:刑事辯護的發展歷程;艱苦創業、白手起家的經歷;開拓涉外經濟、法律顧問的體會等等。市律協顧問委員會主任王文正、副主任要延慶、李樹棠和部分老律師代表等共計40余人出席了會議。
[版權聲明] 滬ICP備17030485號-1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
技術服務:上海同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技術電話: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術支持郵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師協會版權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