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肺炎疫情是否屬于不可抗力,外貿企業能否免責?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一)》規定了人民法院審理涉疫情民事案件,要準確適用不可抗力的具體規定,嚴格把握適用條件。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法適用不可抗力的規定,根據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程度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可見新冠肺炎疫情并不當然屬于不可抗力,只有在疫情或者疫情防控措施直接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情況下,新冠肺炎疫情才屬于不可抗力。
2.疫情管控期間,外貿企業如何申請辦理疫情事實性證明?
疫情管控期間,外貿企業需要申辦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事實性證明的可通過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線上認證平臺(http://www.rzccpit.com/)進行線上申辦。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出證認證部通過在線方式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對于可出具的,上海市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將以快遞方式將證明書及時送達外貿企業。
3.因疫情管控措施,無法到現場辦理海關業務該怎么辦?
針對受疫情管控措施影響,報關人員無法至海關業務現場申報,無法現場提交提貨單,海關支持外貿企業通過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或“互聯網+海關”在線辦理通關申報、報關單位備案等各類業務。外貿企業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提前申報”“兩步申報”等模式,盡早辦理申報手續。報關單申報與換單作業無先后順序要求,對于需提供的提貨單等紙質材料的,允許先傳輸電子版,事后補交紙質正本。此外,海關還推行無陪同查驗制度,試點以遠程視頻方式實施核查作業。外貿企業可通過“不見面”方式開展檢查作業,外貿企業在收到貨物查驗通知后,可選擇“不陪同查驗”或“委托監管作業場所經營人陪同查驗”,免于派員到場陪同查驗。
4.受快遞中斷影響,無法拿到提單,如何提貨?
針對本次上海疫情,各大船公司都采取了正本提單特殊時期換單模式,如果正本提單在上海,但是無法取出交單的,可交保證金后換單,將來補交正本提單后退保證金。如果正本提單不在上海,可將正本提單交船公司的異地分公司,并在上海辦理電子提貨單。
5.疫情管控期間,集裝箱卡車運輸有何特殊要求?
為防控疫情,上港集團上線“集卡防疫通行證”,整合電子提單、隨申碼和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讓集卡司機能夠在長三角地區內順暢通行。目前,該通行證已實現在長三角地區互認。
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表示,2022年4月11日起,上海市高速公路臨時設置5處集裝箱運輸車輛專用服務區,分別為:G40港沿服務區、G1503東環合慶服務區、G1503南環莊行服務區、G1503同三段小昆山服務區和S32練塘服務區,對服務于上海港的集卡車輛在上海市高速公路實行閉環管理。
6.疫情管控期間,外貿企業進口的拼箱散貨如何提貨?
2022年5月起,上海各進口分撥倉庫逐步恢復進箱拆柜、海關查驗、預約提貨等業務。根據上海疫情防控政策,進口分撥倉庫采取閉環作業,進口企業可通過換單代理發送放貨確認信息給分撥倉庫,在查詢貨物入庫信息后,線上提供保函、加蓋經營單位及收貨單位公章的電子提單掃描件、報關單、車輛防疫保障通行證及駕駛員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進行預約提貨。分撥倉庫在信息確認無誤后開具電子發票,進口企業線上支付完畢后,分撥倉庫確認提貨時間。
進口企業應確保提貨車輛為預約提貨時遞交的車輛(車輛信息不符將不能進入庫區)。提貨駕駛員應佩戴口罩,配合安保人員在庫外完成抗原測試,抗原陰性方可進入庫區。分撥倉庫將對提貨車輛進行表面消殺,車門將加貼封條,提貨駕駛員進入庫區后車窗緊閉禁止下車。
7.疫情管控期間,進出口物流領域有何費用減免政策?
對于本次疫情,進出口物流領域相關企業針對上海地區,出臺了各項費用減免政策。
如中遠海運集運宣布,上海區域解除封控、恢復正常秩序之前,對以下費用給予減免:
(1)尚未簽發正本提單,如需改電放、海運單的,免除更改服務費;
(2)申請異地簽單至中遠海運集運國內其他分支機構的,免除異地簽單費;
(3)因正本提單無法交回,影響后續進口放貨的,可在中遠海運集運國內其他分支機構交回正本提單后,簽發電子提貨單,免除相關服務費;
(4)原卸港為上海港,確受疫情影響需要改港的,免除改港服務費;
(5)通過SynCon Hub網站下單,確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出運的,免收因此產生的履約保證金;
(6)免除確因上海疫情封控產生的額外滯期費。
海洋網聯船務(簡稱ONE)將在上海對以下費用給予減免:
(1)原卸港為上海的進口干柜或凍柜貨物,如客戶提出改港,免除改港服務費(COD)。但由此造成的與船上貨物重新積載有關的額外費用以及運費差額仍需逐票確認。
(2)對于已通過ONE QUOTE訂艙、確受疫情影響不能按時出運的,如取消,免收因此產生的取消費。
(3)對于所有從上海出口的干柜或凍柜貨物,免除電放費或因更改提單類型產生的改單費;如申請第三地簽單或付費的,免除第三地提單服務費。
(4)對于上海進口的干柜和凍柜貨物,免除確因上海疫情封控期間產生的額外滯箱費。
上港集團發布公告,實施堆存費用減免政策:對客戶于2022年4月22日零時起至4月30日24時期間,通過上港集團“上港理享家”線上平臺(www.sipg.com.cn)申請進口重箱(內、外貿集裝箱)提箱計劃的,上港集團下屬8家集裝箱碼頭給予進口集裝箱重箱庫場使用費(不含制冷環節)50%優惠減免,具體費用直接在客戶申請計劃時減免。
8.疫情管控期間,外貿企業如何對外收付匯?
疫情期間上海大部分銀行網點暫停服務,外貿企業遇到l/c,d/p,d/a,t/t等多種支付方式可能因人工服務暫停導致無法進行。為此,多數銀行的國際結算已與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對接,可實現全程在線服務。l/c開證服務也實現了電子出證,除部分單證類服務可能因物流中斷、區域封控等原因無法流轉,基本上各家銀行均已安排了國際結算、交易銀行、單證部的緊急聯絡人及應急在線方案。外貿企業可以就外貿相關金融問題向緊急聯絡人進行咨詢,快速解決外貿金融問題。
9.現階段在信貸領域對外貿企業有何支持政策?
2022年4月6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與中國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支持外經貿企業抗疫情促發展的通知》。
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將進一步加大對外貿易信貸支持,發揮出口賣方信貸、進口信貸作用,支持外貿企業開展貨物進出口和服務進出口貿易,鼓勵進口保障國民經濟發展所需的商品、服務和技術。加大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外貿綜合服務、新型離岸國際貿易和國際貿易分撥等領域企業金融支持力度,鼓勵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發揮外貿企業發展貸款、外貿產業鏈發展貸款作用,為外貿企業及其一級或次級供應商和生產商提供金融支持。支持對外貿企業及其產業鏈企業在研發、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經營環節實施的固定資產投資、并購,以及日常運營所需資金,提供本外幣金融支持,助力外貿企業更好參與國際產業鏈分工。發揮外貿集聚區和貿促平臺建設貸款作用,為上海自貿試驗區和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等各類外貿集聚區建設、貿易促進平臺建設等提供金融支持,對相關平臺建設固定資產投資以及日常運營所需資金提供融資支持。
針對外貿領域,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將發揮小微企業銀行轉貸款作用,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小微外貿企業,優先通過與商業銀行風險共擔方式,發放小微外貿企業風險共擔政策性轉貸款予以支持。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還將加強與供應鏈金融公司合作,通過發放應收賬款類貸款,幫助外貿企業上游中小微企業及時獲得融資服務。
為保障上述措施的順利實施,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將針對外貿企業出口、進口業務分別設立300億元、200億元人民幣專項額度,對符合上述支持范圍的重點企業,根據其金融服務需求,配備專屬服務團隊,設立快速評審通道,并將積極運用政策性優惠利率貸款或向總行爭取其他利率優惠政策等方式,降低外貿企業融資成本。
對于外貿企業現有貸款,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將通過貸款展期、調整還款計劃等措施,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企業進行紓困。對于受疫情影響較大外貿企業的長期資金需求,進出口銀行上海分行將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
10.現階段在出口信用保險領域對外貿企業有何支持政策?
2022年4月9日,上海市商務委員會與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稱中國信保)推出“信保綠色通道”、保費緩繳、快賠先賠、信保融資、普惠金融等十項服務舉措,積極支持上海市企業抗疫并穩定上海外貿發展。
針對外貿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蓋章、提交紙質材料及無法使用電子簽名等問題,外貿企業可先通過信保通或企業郵箱與中國信保溝通確認,中國信保先審批辦理相關業務,正本材料后補,確保外貿企業正常投保、理賠需求不受影響。
由于外貿企業居家辦公,難以提供常規理賠申請需要的紙質單證及申請材料,中國信保支持符合條件的業務在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信保綠色通道”直接辦理報損索賠。中國信保依托平臺數據開展真實性等交叉校驗,加快啟動海外勘察及提升理賠效率。
對于外貿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按保單約定及時進行申報的業務,中國信保放寬受理限制,并按正常申報處理,不影響外貿企業保單權益。
對于外貿企業暫時無法判斷風險狀況或希望暫緩報損、索賠的案件,中國信保對于符合條件的業務提高風險容忍度,可接受外貿企業提交的遲報可損、遲報索賠申請,不影響外貿企業理賠權益。
對于外貿企業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支付保費的投保業務,中國信保按正常業務受理,不影響企業保單權益。對于外貿企業有明確投保需求而暫時未能繳納保費的保單,經外貿企業承諾確認后,可先生效保單,保費延期繳納。
對于風險確定已經發生但尚未到應收款日的出運,外貿企業可以同時申請索賠,中國信保可以視情予以整體定損核賠,提前一次性彌補外貿企業損失。對于外貿企業受疫情影響未全額繳納分期最低保費的,中國信保支付賠款時可先行抵扣未繳納部分后再支付外貿企業。
對于符合專精特新等條件的中小微企業,中國信保實施不低于10%的階段性降費。進一步完善和優化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信用保險WE平臺服務功能。
針對外貿企業資金緊張問題,中國信保充分發揮信保融資聯席會議機制的作用,支持各金融機構深化保單融資合作,持續擴大“信保+擔保+銀行”融資模式覆蓋面,持續加大融資產品創新支持力度,切實緩解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上海市、區兩級商務主管部門與中國信保及各轄區營業部積極開展政策推廣、購買服務、風險培訓等活動擴大政策覆蓋面。持續優化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信保綠色通道功能建設,通過平臺數據賦能,使更多支持政策精準惠及外貿企業。推動中國信??偣境雠_支持上??箵粢咔閷m椫С终?,優化承保、理賠和風險服務,在重點限額資源方面優先惠及上海外貿企業,支持新貿易新業態等創新模式開展先行先試。
對于受疫情影響,導致外貿企業在保單履約、申報操作、理賠申請等環節出現的操作瑕疵,中國信保將根據實際業務情況,適度放寬承保、理賠條件,并積極指導外貿企業開展專業風險應對,強化出運前產品配套、重點限額資源爭取等措施,努力提升外貿企業風險管理能力和海外市場拓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