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會運營法律問題”研討會綜述
2010年6月4日下午,世博與會展業務研究委員會(以下簡稱“世博研究會”)在市律協第一會議室舉辦了“世博會運營法律問題”研討會。世博局法務部副部長邱一川、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世博法庭副庭長張海娟以及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消費指導部副主任汪鶇等三位嘉賓受邀作主題演講。上海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厲明、世博研究會主任盛雷鳴、副主任呂毅、徐申民以及世博研究會的委員們與全市其他律師近100人參加了當日的研討會。會議由世博研究會的副主任呂毅律師主持。
一、汪鶇副主任介紹了市消保委為保障世博開展的多項消費維權工作
自開幕以來,市消保委在本市各大商圈、商業街和旅游景點設立了近200個“世博消費維權服務點”,開辟了化解消費糾紛的綠色通道。同時,還運用網絡手段,加強與一些知名商家、企業的聯網,建立起消費者投訴快速處理機制。園區內,市消保委派出精干力量進駐所有片區,指導和直接調處消費糾紛,向有關部門提出更好辦博的相關意見和建議。就世博會運營期間的消費者投訴情況,汪鶇介紹說:世博會運營首月期間,園內消費實現了平穩有序。園內絕大多數商家自覺履行法定義務,自覺維護消費者權益。但是,還有一些問題值得重視。例如:有的熱門場館由于參觀者人流集中,安全隱患有待進一步排除;有的園內或場館內經營者零售的商品存在質量問題,質量關有待進一步把牢等等。在今后近150天的展期中,世博園區將會迎來更多的參觀者,消費維權工作將要面臨更繁重的任務。如何進一步落實《消法》規定,切實維護好園區內消費者權益?需要認認真真地研究,實實在在地應對。
汪鶇表示,從消費者投訴情況看,市消保委還將重點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安全。包括餐飲消費安全、商業場所安全、公共設施安全等件件事關參觀者人身安全。市消保委從消費者投訴中發現,有些消費者在入館排隊期間因受擁擠而摔倒、受傷。有些熱門場館為盡量滿足人們入館參觀需求,館內設施飽和運營,甚至于超負荷運營,安全上有較大壓力。對此,相關部門還得加強研究應對,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好設備維護與滿足觀博需求的關系,有效引導參觀者錯峰、錯館參觀,排除安全隱患,確保人們安全觀博。二是公平。從消費者投訴情況看,園內有少數商家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沒有明示相關產品名稱、材質,價格上未明碼標價,還有極個別商家銷售假冒偽劣商品。這些不法行為傷害了人們的觀博熱情,給世博會抹了黑,影響較壞。三是文明。世博園區每天有幾十萬的客流,園內消費場所產生糾紛是難免的,關鍵是商家要做好售后服務,碰到投訴要合法合情合理地處之,做到和解在先。從消費者投訴情況來看,還有少數商家沒有負起責來,把投訴處理好。
汪鶇認為,目前,就園內的消費維權工作,明顯涉及法律層面的,主要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一是各方都要依法解決消費爭議。在園區內的眾多參展國家館中,有零售商品的不在少數。從目前的情況看,不少消費者入館觀展后,會選擇到該館設立的零售店購物留念。在購物中或購物后產生糾紛,實屬難免。事后如何解決?從市消保委在園區內的投訴處理情況看,涉及展館區內商業零售的投訴處理起來較復雜,《消法》、《消條》的相關規定較難落實。造成該情況有多方面原因,例如不同參展國國內的消費習慣不同,相關法律制度各異等等。當然,在具體工作中,還要注重采用妥當的方式方法,既體現我國是個法制國家,也體現我們較高的法律素質和工作水平,展示良好形象。二是游客期待園方人性化安檢。入園安檢是確保平安辦博的必要環節,每名參觀者都應該配合,遵守相關規定。但是,一些外地游客不熟悉相關情況,攜帶禁帶物品入園也情有可原。目前,有消費者投訴,入園安全人員隨手丟棄被扣留的禁帶物品的做法不夠人性化。值得探討的是:物主是否有權取回扣留物?安檢部門是否有權處理所有扣留物品?對此,汪鶇建議:一、加強園區內的消費者行政保護。二、加強宣傳,提醒人們安全觀博。三是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
二、張海娟副庭長介紹了世博法庭成立的背景和運行情況
據介紹,世博園區跨上海市三個轄區,為避免案件的審理產生交叉,加強統一執法的尺度,經過向上級部門的申請以及一定的審批程序,世博法庭于3月25日正式揭牌成立。世博法庭所管轄范圍是指4.5平方公里內的圍欄區內,在世博會的舉辦與撤展期間發生的民商事案件。世博法庭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司法意義與現實意義。從審判效果來講,通過集約化的審理,提高了審判效率,提高了案件審判質量。而且,通過相關的調研工作,也為今后上海市舉辦的大型活動的司法保障提供了參考。
世博法庭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了集約審判的優勢。在審理過程中,世博法庭充分利用訴調對接機制的效率,盡可能減少周轉環節,堅持調解優先,調判結合。目前共受理了11起案件,其中6件已審結。在這些案件中,由于場館建設工程引發的租賃、合同糾紛比較多。在具體的案件審理中,當事人考慮到創造和諧世博氛圍的需要,接受調解的意愿也比較強。她預測,在未來的一段時期內,涉世博案件將出現前低后高的態勢,一般會集中在合同、侵權、消費合同糾紛等方面。張海娟副庭長表示,世博法庭將與各職能部門一起做好各項工作,做好應對的準備,為實現世博的大目標而努力。
三、邱一川副部長從世博會運行概況、展示、活動、論壇、參觀服務等五個方面,向與會人員介紹了世博園區首月運行概況
自5月1日開園以來,累計已有超過900萬人次參觀上海世博會(累計947.81萬),其中,最高單日入園人次出現在5月29日,共計50.50萬人。針對園區“東熱西冷”的現象,組織者和參展者采取如下措施:展館“東西聯動”,即參觀一定數量的UBPA案例,可以換取中國館預約券;“德國4+1直通票”等;加大UBPA案例的宣傳推廣,在世博合作媒體上進行全方位推介;增設UBPA區域園區出口,加強團隊參觀的引導,設計若干專業參觀線路;優化公交線路和公交標識指引;派發各種禮品、展館節目“走”到室外公共區域等。開園以來,世博園區內舉辦了許多精彩的活動,包括國家館日活動與省市活動周的活動。同時,高峰論壇、主題論壇及公眾論壇也將相繼舉行。其中,高峰論壇將于2010年10月31日在上海世博會園區內的世博中心舉行,議題初定為“城市創新與可持續發展”,在高峰論壇上將發布《上海宣言》。主題論壇在世博會舉辦期間每月舉行一次,6個論壇議題分別為“信息化與城市發展”、“城市更新與文化傳承”、“科技創新與城市未來”、“環境變化與城市責任” 、“經濟轉型與城鄉互動”、“和諧城市與宜居生活”。公眾論壇于上海世博會倒計時一周年之際正式啟動,共舉辦40至50場(次),絕大多數公眾論壇已于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上海世博會籌備期間舉辦。在參觀服務方面,邱一川副部長分別介紹了世博會在預約服務、交通服務、餐飲、零售服務、志愿者服務與參觀者服務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就世博會運營過程中的法律問題,邱一川副部長總結了這樣幾個方面:
1、參觀園區過程中涉及的法律問題。首先,參觀者與組織者之間的基于票務合同的法律關系所產生的法律問題。包括預約、寄存等事項,以及如何與保險合同的銜接的問題。還包括組織者的安全保障義務侵權與違約的競合相關法律問題,以及人傷、物損及與保險合同的銜接問題。其次,還包括參觀者和參展者和園區服務企業展館內餐飲企業的法律問題,包括公共區域餐飲企業、展館內的人傷、物損事件等問題,國家、國際組織展館、境外城市最佳實踐區案例特殊登記主體的責任能力問題。
2、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問題。首先,在組織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世博會建立了以《世界博覽會標志保護條例》為基礎的立體保護,并已進行62項世博會標志的備案;其次,在參展者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集中在參展者相互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以及參展者與第三人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目前,該項糾紛數量不多,以園外主體主張世博會組織者參展者侵權為主。
邱一川副部長在會上介紹了涉世博糾紛處理的指導思想:第一,不影響世博會的正常舉辦、不影響世博會的和諧氛圍是最高原則;第二,信息有效溝通,快速做出反應,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爆;第三,善用調解,有效防范積極穩妥地解決爭議;第四,引導和管理媒體的宣傳報道,避免“乘數效應”。
與會律師認真聽取了三位嘉賓的發言,并在嘉賓發言后向嘉賓提出了相關問題與建議。嘉賓們對律師的問題作了耐心地解答,并與律師們就一些重要問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厲明副會長作總結發言,他對三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并希望三位嘉賓把律師們的意見和建議轉達給相關部門,同時再次呼吁廣大律師在世博會舉辦過程中發揮積極作用,為確保世博會舉辦期間我市的和諧與穩定,保障世博會的順利舉行發揮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