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下午,主題為“FTA與海關原產地管理”的講座在市律協35樓第一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由市律協國際貿易與反傾銷業務研究委員會舉辦,特別邀請到畢馬威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稅務部總監董誠先生作為主講嘉賓。國際貿易與反傾銷業務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徐珊珊律師主持了此次講座,60多名律師到會參加。
FTA(自由貿易協定)是當前應對貿易保護主義的一種有力工具。簽訂FTA的國家或地區之間通過相互提供超過WTO最惠國待遇的優惠貿易待遇,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董誠先生在講座開始后首先介紹了近年我國進出口貿易發展的概況,隨后向聽眾介紹了FTA與海關原產地的標準,包括FTA的主要內容以及目前世界范圍內的FTA與FTZ(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情況。董誠先生認為,雖然WTO旨在推進全球經濟的自由化和一體化,但是當前區域經濟的一體化更是主流趨勢,FTA便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緊接著董誠先生介紹了我國FTA的實施情況,以“已經簽訂”、“正在談判”及“可行性研究”三種分類方式列舉說明,使聽眾得以直觀地了解,更是著重介紹了即將生效的“中國-瑞士自由貿易協定”,以此提倡相關從業者應該緊跟時事動態。
講座第二部分,董誠先生介紹了FTA項下海關通關要點,內容包括取得原產地證明的注意事項以及通關受惠的要點等,配以在實務工作中處理過的具體案例加以分析講解,使得講座內容不但理論知識豐富,且具有很強的指導性與實務性,使與會者受益匪淺。
講座的互動環節,在場的律師們與董誠先生積極互動,就目標客戶較為關注的原產地證明問題與董誠先生做了進一步交流,也有律師就“自由貿易”這一大概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整個過程持續近半小時,氣氛十分活躍。
徐珊珊律師提到,關于“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的爭議由來已久,WTO、FTA等實質都是“規則貿易”,也是國際貿易律師得以大展拳腳的舞臺。董誠先生的講座兼具理論與實務性,不但普及了一些貿易規則的背景知識,也為國際貿易律師拓寬了業務領域的發展方向。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