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日,上海律協不動產征收(動遷)業務研究委員會舉辦了不動產征收疑難案例討論會。本次會議為線上會議,由委員會主任馬永健律師主持,委員會副主任鄭震捷律師、高興發律師、張崇華律師以及委員會部分委員、干事、秘書等共計33位律師參會。
馬永健律師表示各位委員在疫情期間仍不斷鉆研專業問題,筆耕不輟,向委員會提供了極具研究價值的案例。希望通過此次研討會,將這段時間案例匯編的進展向委員們進行匯報,并且就近期委員遇到的疑難案例進行一個研討。
李登川律師匯報了不動產征收案例匯編情況。截止本周已從近兩百篇案例中精選出98篇案例,本次案例匯編擬收錄案例100篇,希望委員可以繼續踴躍投稿,特別是國有土地上私有房屋所涉婚姻及繼承方面的案例。在完成案例篩選之后,編委會后續將針對案例匯編形式、圖例、文章體例、整體內容等進行編輯、校對工作,又好又快地完成此次案例匯編工作。
在疑難案例研討階段,各位參會委員踴躍發言,熱烈討論。李剛律師向參會委員介紹了一個有關60年代建造的非居住房屋所涉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認定以及房屋補償問題的案例。參會委員首先對于“在1981年以前已經建造并用于居住的房屋”的法條進行了解析,對于系爭房屋是否應當被視為建筑面積、非居住房屋是否能夠參照適用居住房屋的法律規定、是否考慮系爭房屋建造時的用途、區分土地補償以及地上房屋補償等角度進行了討論。王文琴律師與參會委員分享了一個未被認定為居住困難人員的共同居住人是否能夠分得征收補償利益的案例。參會委員就共同居住人的概念,知青、知青配偶及知青子女何種情形下應當被認定為共同居住人,法院案件審理思路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李維世律師近期代理了一個涉及家庭協議處理的案件,并分享給委員會討論。參會委員從協議效力、協議各方當事人的確定、付款義務的分配、共有糾紛或合同糾紛案由的選擇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馬永健律師就非居住房屋征收過程中涉及出租人、承租人、次承租人的,相關補償利益如何分配及訴訟策略的問題作了案例分享。參會委員從行政訴訟的可能性、租賃合同約定、承租人所涉單項評估報告、以不當得利糾紛或與所有權有關糾紛為案由進行立案的可行性、調解或和解的思路等角度發表了各自意見。李克垣律師分享了一個房屋征收過程中承租人死亡的案例,參會委員對繼承、遺贈、如何與征收事務所溝通、程序上可能遇到的困難等問題進行了分析。焦士雷律師就僅有調配單的情況下,如何獲取征收補償協議以及如何立案的問題征求參會委員的意見。參會委員從申請信息公開、行政訴訟等角度,對唯一在冊戶籍人員并未實際居住等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
馬永健律師最后感謝委員們的積極參與和熱烈討論,并表示委員會將定期舉辦疑難案例研討會議。同時現在正處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時刻,希望各委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能夠助力疫情防控,同心抗“疫”,共克時艱。





滬公網安備 31010402007129號